從“土炮”起家到年銷60億一代苗,他如何念出獨特的“蝦苗經”?
發布時間:2018-08-30 18:08:1535623555 瀏覽次數:2012次
如今,源正龍已走過十年,不僅在育苗技術上有一定的沉淀,對于行業發展的認識和理解也逐漸清晰和透徹。其種蝦品牌“金正龍”蝦苗主要銷售至江蘇、浙江、上海、山東、遼寧、河北和新疆等地,并且都有不俗的表現。從2002年的“土炮”起家,到如今的一代苗擁護者,有著16年育苗經歷的源正龍創始人陳藝平對蝦苗行業有著獨到理解和感情。一起看看他的“蝦苗經”是怎么念的。
源正龍創始人陳藝平
當代水產:今年源正龍的整體蝦苗市場表現如何?
陳藝平:今年由于氣候影響,產量都有所下降,加上華東前段時間受臺風影響,影響就更大了。尤其江蘇市場,今年惡劣天氣影響,病害肆虐,產量大大減少。我們公司在江蘇射陽縣有一個基地,我們在一線走訪的時候發現該地區的其他養殖戶基本都遭受了巨大損失,相比之下,我們基地損失相對較少,我覺得和養殖意識還是有很大關系。我們舍得投入,之前我們也一直強調,做苗的不能一味的賣苗,要和動保結合,協同作戰。利用動保產品先把養殖戶的水調好,整個的養殖效益也會隨之提高。反觀北方市場,現在工廠化養殖已經出苗,整體情況較好。
當代水產:在親本的選擇上,您一直堅持選擇SIS種蝦,是出于什么樣的考量?
陳藝平:種蝦來源對于養殖來說,至關重要。源正龍之所以選擇進口SIS種蝦,不僅是因為SIS種蝦的穩定性和抗病毒能力,也是看到了SIS背后的雄厚實力,他們有科研團隊,也舍得投入。前年,SIS做了一個快大品系,投了幾個億的資金,所以在產品研發這一塊,不是所有公司都有一個大體量的支撐,這一點SIS有很大的優勢。另外,國內的對蝦養殖環境變得復雜,養殖戶對蝦的生長速度和抗病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各地市場的表現看,,SIS種蝦無論是生長速度、成活率,還是種蝦的抗病性,都有了很大的改進。
當代水產:源正龍是如何把控蝦苗的品質?
陳藝平: 我們的親蝦,是由美國SIS種蝦公司從美國空運至國內。為了保證一代苗的品質,我們的種蝦使用周期嚴格控制在100天以內,對于蝦苗的品質,始終是嚴格把控。每個基地的技術人員,包括我都會到一線下塘查看蝦苗生長情況。
2018年我們公司成立了源正龍“金正龍”檢測中心,將對出售的每一批蝦苗都進行安全檢測,并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檢測報告,確保每一批蝦苗的質量合格。
哈維氏弧菌、白斑綜合癥病毒(WSSV)、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IHHNV)、急性肝胰腺壞死癥(EMS)、蝦肝腸孢蟲(EHP)檢測結果
擴增曲線
當代水產:源正龍成立以來,應該也遇到過難題,您是如何解決的?
陳藝平: 我們是最早一批開始做蝦苗的企業,也經歷了種種曲折。從2008年創立以來,如今公司已經相對成熟,公司種蝦品牌“金正龍”在各地市場也取得不俗的表現。
最初,剛成立時我們在選址上就費盡心思,找到高校研究員與之探討研究。經過漫長的奔波,挑選出了擁有優質水源的福建省龍海市隆教鄉做為育苗場。后來在多年的蝦苗培育中,我們認為美國SIS公司SPF種蝦的蝦苗對比其他種蝦的蝦苗有生長速度快、活力更好、成長均勻等明顯優勢,于是公司在2013年引進了美國SIS公司SPF種蝦。但是在剛引進不久后的2015年,對蝦在各地養殖成功率普遍很低,除了病害嚴重,還有“蝦養不大”的問題。養殖戶紛紛把矛頭指向親蝦的種質和質量問題。SIS當時在中國市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當危機來臨時,當然也是第一個被推上風口浪尖。這場風波也導致源正龍停掉了5個基地,損失慘重。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選擇堅守這個品牌,也只做SIS這一個品系,因為我們不想分散精力,做多了就容易混雜,出現魚目混珠的情況,我們只想做精做細,把自己的品牌做好。
當代水產:今年源正龍在市場布局上有什么規劃?
陳藝平:目前我們還是以維護鞏固原有市場為主。再加上今年在河北一帶多了很多工廠化養殖,客戶對工廠化養殖和大棚養殖的效果也有很好的反饋。去年我們南美白對蝦一代做了60億,今年也會維持這個產量。
當代水產:近幾年養蝦市場低迷,虧損者眾,您怎么看待對蝦養殖市場的前景?
陳藝平:無論做哪一行,都沒有穩賺不賠的生意,特別是水產養殖這樣高風險的行業。很多人都說養蝦難,其實很多養殖戶會虧本的主要原因是不懂得適度,養蝦投苗密度過高,也不舍得投入設備設施和動保產品。
我認為在養殖過程中應該追求先養成,而不是一味追求產量。高密度就存在高風險,我們基地的高產量從來就不是省出來的。為了省電費不舍得開增氧機,為了節省成本而不舍得投入動保產品,這樣是養不好蝦的。不能盲目追求暴利,要“舍得”,才能“得到”。
當代水產:對國內的南美白對蝦自主育種,您怎么看?
陳藝平:我認為,國內要自主選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苗種選育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足夠的財力支撐,還需要企業有耐力,等得起。由于風險大且運營成本高昂,中國能夠專注于蝦苗的企業不多,很多企業也不會為了親蝦而專門設立育種的版塊。目前行業內能夠做的更多的是一種嘗試,很多企業之間的壁壘沒有打開,還沒辦法做到資源共享。所以我認為目前想要做育種還是需要依靠科研單位將這些企業聯合起來,將資源整合起來。
當代水產:苗種企業要想長期發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您認為企業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陳藝平:在這個行業做了這么久,我一直都是在一線,看到的和自己去做是兩種概念。說實話,做種苗是非常艱辛的。但是我們做了這么久的苗,更多的是衍生出一種責任。不同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經營渠道和理念,而我覺得在苗種行業,還是要做良心事。
一個企業要想發展,決不是東一槍西一刀,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技術沉淀和良好的口碑。今年1月份,我們邀請全國各地的養殖戶來蝦苗場參觀,也是為了讓養殖戶看到我們的合法性,提高企業的透明化,建立和客戶的良好關系,增強養殖戶對苗種企業的信任與認可。
我始終相信,做實事才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王道。